为啥要突然搞这个不大不小的坑,这要追溯到我最初搞起中式的那段日子,曾经默默地恶补了许多中式的知识。之前对应县木塔的传奇故事和迷人结构也早有耳闻。无意间找到一本把塔的结构以及它周边所有元素描述的很详尽的书。加上我入服一年来总是对那些具有明显垂直结构的建筑作品爱得深沉,一直等待时机成熟的某一天 要做一个塔。
从古至今 那些耳熟能详的著名高层木结构建筑大多已不复存在。我们以往的作品洛阳,讲述了唐武则天时所建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又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级“至三级则俯视明堂矣”。它们到底是怎样被建造出来的?那些一两千年前的高层木构,现代人是无从看到了。幸运的是,这九百多年前的应县木塔依然健在。五明四暗共九层的绝妙设计,加上通高67米也就是20多层楼的高度!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举世罕见的杰作。话已至此,它的意义已毋庸置疑, 是研究古代高层建筑的重要范例。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65),与它同时期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在结构上都大致形同,甚至与它们的“大哥”佛光寺大殿的结构也极为相似,由此推断,辽代建筑在各种意义上都保留着唐代的做法。所以,既可以借鉴唐代的做法复原佛宫寺,又可以借鉴木塔的做法推测唐代架构。 本作以大约1格=0.5米的比例建造。和那些动不动就一根柱子5*5的史诗作品比起来,算得上是极小比例了。用这个比例挑战各种体位的梁柱铺作,也算各有利弊,谁叫小比例也是一种信仰呢。 一.山门与钟鼓楼 一个微小的山门 在结构上没什么太大的亮点,只求不出错足矣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要体现出山门独特的分心槽结构。
说道钟鼓楼,现存于原址上的是清康熙年间重新修的“钟鼓二楼 累经改建 早已不是辽代原物”也不及往日壮丽,只能通过古籍的寥寥数语寻找足记。参考佛宫寺塔院复原想象图,得知钟鼓二楼 面阔5 进深3 以此为根据付诸实践 构成了塔院前端部分。 二.塔院核心部分 木塔的外形 提起外形不得不说的就是收分 图中已经计算出了第五层比第一层窄1/5 ,结合比例,从1层檐到5层檐 逐层半径收1格就是较合理的方案。而这样规划 就牵连出了一大串问题:中式的修改向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逐层收分到底要把每层檐做短一格,还是逐层结构缩窄一格。直到我发现了真相 就是说每向上叠一层 整个上面的新楼层的结构、斗拱、屋檐都要重做。此时万能的WORLD EDIT已然暗淡无光。 从剖面图上看 明层暗层一目了然。一层内外槽是夯土墙。在塔的各个明层均有形态各异的佛像。逐层的结构图与复原图过于冗杂 就此忽略。 三.大雄殿与左右方丈
大雄殿的原貌已不复存在 跟据说法是毁于同治五年以后。辽金等寺院建筑,大多都修筑在高台上。现遗址上的塔后的大砖台 有3.3米之高。“塔后有大雄殿九间、旧记谓通一酸茨梁”。结合所有条件,可得知该大殿面阔9间 进深5间,单檐庑殿顶。
(注意大雄殿的柱网排布 是不是很奇葩?)虽然柱网奇葩,但在现实中也是有原型的 而且很幸运地保留到了现在。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苦苦思索的架构终于有了参考 ↑超级合理的空间排布、厅堂结构的代表、伟大的辽代遗构。一切线索叠加在一起,使得不复存在的大雄殿的轮廓愈加清晰
左右两边的硬山凹字顶的小房子,称作左右方丈,是整个院子唯一住人的地方。 四.塔院的空间构图 全寺中轴线上的三个主要建筑——山门、塔、大殿,在按照资料中所描述的距离还原后,根据复原出的成品发现,在塔与山门的关系上,是根据塔的高度、视线角度、决定塔与山门的距离。 从游戏中取下的截面可以看出,山门和塔的距离,是人进门后可以仰视塔的全貌的最短距离。且塔和大殿的距离,也是人从塔后门出去后,可以看见大殿全貌的最短距离。原作中讲到,对于构图结果的分析,还有待进一步商讨。但全院的建筑构图确实存在着一定方法。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也曾对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研究辽代建筑风格 构图方法和古代楼阁的结构形式等方面,释迦塔是一个关键的建筑物,是一把可以打开某些疑问的钥匙。 四.关于斗拱的一点想法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符号。它的产生与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建筑史。伴随斗拱的诞生,它的作用在上古时代几乎没变过:过渡梁与柱,挑悬出檐,缩短主梁净跨度,承担部分载荷。不同的是,释迦塔的斗拱承担了全部的载荷,所以不难理解它的每层都罗列了那么多的斗拱,再配合各个木结构的榫卯相接,900年来,地震不塌,狂风不倒。很多朋友对于唐宋辽金年间的建筑斗拱大小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此列举当年梁林两位先生在艰苦条件下测绘的珍贵记忆: 对比相同比例中人和斗拱的大小,各位自行感受下。至于塔的哪部分用了哪种材料及结构,还有那一大堆天花乱坠的名词等这类话题无需深究,鉴于这个比例,有些地方没办法更详尽的体现出来。时间更迭,游戏中对建筑的复原技法也会随着历史的进程推陈出新。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当初“我想造房子”的那份热情吧。自己的学生生涯即将结束了,但在MC的世界里, 我会以“学生”的身份长久保持下去。 特别鸣谢:kassandra 参考资料 《应县木塔》陈明达,1980 《图像中国建筑史》梁思成,1984
《穿墙透壁》李乾朗,2009
|